
中新网香港11月29日电 (记者 韩星童 刘大炜)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29日在香港多间中小学展开分享交流活动。不少学生受访时均坦言心情激动,备受鼓舞。有老师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这次代表团的交流活动在香港学生心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前往香港培侨中学作交流分享。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当日,代表团分别前往培侨中学、马头涌官立小学(红磡湾)以及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与香港中小学生进行交流。

在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看来,今次代表团分享交流活动非常成功,达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他相信,活动对于推动香港创科发展大有裨益,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于航天事业的兴趣,也为他们未来投入创科发展提供了渠道。
曾与神舟十四号乘组指令长陈冬有“太空书信”往来的培侨中学学生陈蔓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感恩有这个机会能够与航天专家及航天员交流。她提到,陈冬分享了刻苦训练的过程,让她对航天员肃然起敬,“一代又一代航天员艰苦奋斗、不断努力向前的精神也会一直激励着我,我希望传承他们的精神,在自己的学业上不断努力奋斗。”
英皇书院学生尹蔚朗获得向航天员提问的机会,他问陈冬,如果可以在载人飞船上添加一个岗位,希望是什么?陈冬回答:医疗人员,协助航天员处理升空后的身心问题。尹蔚朗觉得,这次交流让他收获最大的是了解国家航天事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我原本对能源研究很有兴趣,现在我也会更加留意学习医学知识,希望未来能够为国家航天发展出一份力。”

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香港培侨中学进行分享交流活动。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
在马头涌官立小学(红磡湾),神舟十二号乘组航天员刘伯明用在空间站拍摄的一幅幅照片为学生们串联起他在空间站的故事:写毛笔字、做医学实验、跑步锻炼、理发……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台下学生的兴趣。

“我觉得航天员刘伯明特别帅。”交流活动后,马头涌官立小学(红磡湾)六年级学生王美懿说。她告诉记者,成为航天员是她的梦想,平时在学校她也会学习关于太空的知识或参加相关活动,“今后我会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希望能够成为新一代航天员。”(完)
中新社河南安阳11月29日电 (韩章云 王宇)中部省份河南民航机场再扩容。29日,随着由广州飞往安阳的CZ8225次航班缓缓降落,并通过“水门”,标志着安阳红旗渠机场正式通航。
11月29日,随着由广州飞往安阳的CZ8225次航班缓缓降落,并通过“水门”,标志着安阳红旗渠机场正式通航。图为首航客机过“水门”。 中新社发 李中华 摄

古都安阳是“人工天河”红旗渠所在地。安阳红旗渠机场占地约2339亩,项目总投资13.66亿元人民币,自2010年开展机场建设谋划工作起,历时10余载建成投用。
该机场位于河南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交界区域,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0吨设计,辐射晋东、冀南和鲁西南等地。
11月29日,随着由广州飞往安阳的CZ8225次航班缓缓降落,并通过“水门”,标志着安阳红旗渠机场正式通航。图为刚降落地的CZ8225次航班。 中新社发 李中华 摄
该机场是继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之后,河南第五个通航的民航机场,填补了豫北地区民用航空的空白,进一步畅通了中原地区空中交通通道,完善了河南机场的布局网络。

安阳官方称,该机场建成通航,将会带动当地飞行培训、低空旅游、航空研学、通航会展等新业态的兴起,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和合作商机。
11月29日,随着由广州飞往安阳的CZ8225次航班缓缓降落,并通过“水门”,标志着安阳红旗渠机场正式通航。图为乘客在办理值机手续。 中新社记者 李超庆 摄

安阳是新中国航空运动的摇篮,有“中国航空运动之都”之称,也是全国首批26个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试验区之一,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已连续举办多年。
安阳还是“甲骨之乡”、周易发源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等丰富的文旅资源。为配合该机场通航,安阳还派发文旅“大礼包”,即“乘飞机免门票游安阳”活动。(完)